跳到主要內容區

部落文史資料

 

部落文史資料

部落面對不同世代的變遷...

我們應該要有自己部落的歷史背景,彼此學習..建立共識的文史資料~image

 

資料來源︰長濱鄉戶政事務所、長濱鄉公所、寧埔國小徐主任 提供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是個,東面臨海,西面環山環境優美,交通因玉長公路的開發,使寧埔部落與花蓮變的更近了~讓我們來看看~由北到南的部落有哪些吧!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城山部落 (可以點一下看照片哦)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  1~2  

    別:西拉雅族  

現代地名:城山部落

傳統地名:彭仔存姓彭的船

    口:36戶、人

    介: 

 

  城山部落為西拉雅族人所建部落,人口約有18戶,除2戶為客家人外,其餘都為西拉雅族人。城山舊名彭仔存,明治29年(1896)日人田代安定調查時,已有1461人,已墾有水田,以戶數言,為東海岸僅次於加走灣頭庄的平埔族第二大聚落。

 

  

    彭仔存人原居石門溪北岸,由於靠海,昔時有小戎克船在此停泊貿易,據稱船主姓彭,玉里人越海岸山脈至此交易,常說到「彭仔」的船,因此稱此地為彭仔船,後轉化為彭仔存。另有一種說法,約在清同治6年(1867)有澎湖人的船在海上遇難漂到此地,由於船體受損嚴重,無法回去,曾定居於此,因「澎湖人居住」而稱為「彭仔存」。

 

    清光緒3年(1877)吳光亮曾派兵駐屯彭仔存,士兵曾壘石為城,故又稱彭仔存城,昭和12年(1937)日人據此改稱為城山。彭仔存平埔族人仍維持傳統壼祀信仰,部落裡的寧城宮主祀神明為三山國王,是台東縣唯的三山國王廟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白桑安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3~5 

    別:阿美族 

現代地名:白桑安、八桑安部落 

傳統地名:Pasongan–割草築屋之意 

    口: 106戶、人 

    介: 

 

     白桑安社是在光緒10年(1884)左右,自花蓮大港口方面移居而來的阿美族所建立的,遷移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不堪泰雅族與布農族侵襲,或是為了尋求更廣大的耕地,而社名的起因則不詳。  

 

    按照安倍明義的說法,此社大約是在光緒14年(1888),由烏石鼻分出來的聚落,而部落的命名具有「草割除後聚落才成立」的意思,パソガン(Pasongan)就是指割草築屋之意。 

 

    八桑安最早由鹿野忠雄在1930年發表,當時主要發現是一塊南北向,立在田中的大型石壁。1950年代 宋文薰 先生也曾經調查過,當時與寧埔遺址同名稱,一直到1979年宋文董、劉益昌調查後,才給予八桑安的新名稱。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光榮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6~8  

      別:阿美族  

  現代地名:光榮部落  

  傳統地名:Kinanuka'密生青苔之地  

      口:97戶、人 

      介:

 

                那鹿角是阿美族語Kinanuka的譯音,原意是指「青苔」,早期部落社址是一個樹木繁盛,長滿青苔的地方,遂以此為社名。

         建設於一百多年前,起初社址是現址稍北日本人稱為「獎學田」的山邊,後因日人將之列為耕區,原社人被迫遷移,大部分移居到僅那鹿角,小部分移到白桑安,後又遷到海岸公路旁。

 

 

              落內老樹繁盛,茂密的枝葉遮住陽光,因而到處場滿了青苔,走在青苔上常讓人滑倒。阿美族語把行人滑倒的地方Kinanoka僅那鹿角(閩南音)。現在這個地方叫光榮部落,不過阿美族人仍習慣沿用Kinanoka的地名,相傳此社之族人原本乃來自於花蓮縣之「加納納社」,絕大多數居民是天主教徒,長老教會僅是少數,是東海岸較為保守傳統的部落。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寧埔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  9~11 

    別:阿美族、瑪蘭族

現代地名:寧埔部落

傳統地名:石寧埔」、「石乳」

    口: 91戶、人

    介:

 

        寧埔部落介於長濱鄉石門溪和界橋溪之間,包括原來的彭仔存庄及石寧埔庄,昭和12年(1937),分別更名為「城山」及「寧埔」。

 

          「寧埔」原名「石寧埔」,為加禮宛人(移居至花蓮的噶瑪蘭族)所建,明治29年(1896)有加禮宛人7戶33人(田代安定,1900284)。

         山上原有一豎立的史前巨石,石上有二突起,有如女人胸部,故名「石乳」,譯成「石寧」,遂成「石寧埔」地名,昭和12年(1937)日人去「石」字,更名「寧埔」,戰後沿用「寧埔」二字。

      目前寧埔居民除了加禮宛人後裔外,還包括日治時代及戰後移入的閩南及客家人。日治時代附近丘陵山區遍植香蕉,香蕉乾工廠即位於寧埔村南路口,日人撤退後,移民改種香茅,曾興盛一時,今移民多已離散,少數留居寧埔。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膽曼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15~16

    別:阿美族

 

現代地名:膽曼部落

 

傳統地名:Ta’man –黑暗之地

 

    口: 100戶、人

 

    介:

 

    膽曼部落,位於烏石鼻南側海岸。據說其祖先因為不堪花蓮廳大港口北方的高山蕃壓迫、及耕地狹小(一說與清兵交戰敗北的結果),於清光緒12年(1886)左右移來。其祖先移到此地之際,乃黑暗的夜晚(阿美族語:tonman),遂以到達的時刻tonman作為社名。

 清政府以近音漢字「膽曼」為社名一說:在部落的南端有一深長的溝渠,溝底長滿茅草,連白天也顯得昏暗,阿美族人說「黝暗」為tonman(或Ta’man),遂以tanman(或Ta’man)為社名。族人於明治3435年(1901-1902)左右,由花蓮港廳叮仔荖社(丁仔漏社)移來(安倍明義,1938303),初與「烏石鼻社」(今北烏石鼻)同住,位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膽曼橋上方的山簏地區,日治初,社人遷下來住於海岸上,俟興建海岸公路時,才遷至現址,戰後,一部份人移到界橋。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烏石鼻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12~14

    別:阿美族

 

現代地名:烏石鼻部落

傳統地名:ciradayai-七里香

 

    口: 98戶、人

 

    介:

 

烏石鼻部落,阿美族稱ciradayai。阿美語radai(或稱datay),由於該社附近有許多用以染齒的植物datay(月橘、七里香),因此取名為Cidatayay

 

     昔日當地阿美族男女老幼均有用radai的樹燒成炭來染黑牙齒的風氣,由於該社附近長有許多這種樹,故花蓮港廳加納納社居民移來時遂以此為社名。

 

而烏石鼻是指突出於部落東南方海中的黑岩石,由於該黑岩石恰似人的鼻子向外突出,故名「烏石鼻」,此為漢人所命名。

 

北烏石鼻,位於石寧埔溪口南側,初與「膽曼社」同住,位於今南烏石鼻西側膽曼橋上方的山麓地區,日治時代才遷才現址;南烏石鼻位於烏石鼻北側的小灣澳,與北烏石鼻對稱而名「南烏石鼻」,為閩南、客家及外人所成聚落,僅約幾戶,在此設定置網捕魚維生。

 

   

image

 

 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界橋部落

 

行政區域:台東縣長濱鄉寧埔村  17 

    別:阿美族

現代地名:界橋部落

傳統地名:chalabungai–多霧之地

    口: 24戶、人

    介:

 

界橋位於長濱鄉最南端,隔界橋溪與成功鄉鎮相鄰,為阿美族部落,「界橋」即指長濱鄉與成鎮之界限之意。

阿美族稱界橋為「chalabungai」,由於此地多霧,故名chalabungai,為「多霧之地」的意思。此地約20多戶的阿美族來自三仙台、宜灣等地,已有二、三十年;另外有約三、四戶自派出所退休的外省人;二家平地人。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