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族語學習園地

 

image

族語學習園地

台灣原住民已分成十四個族群,阿美族佔最多人口言語也分多種,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image

我們有族語字典囉~ 可以打中文也可打阿美語哦

http://indigenous.boe.ttct.edu.tw/native/default.asp?school_id=147

 

十四族人口及地理分佈

在台灣的南島民族中,若以官方認定的標準,主要是分成十四族,包括了阿美 、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魯凱族、卑南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及賽德克族等。

就人口數而言,根據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民國 99 年 2 月底之統計資料,各族人口如下:
原住民族人口統計

族別
人口
阿美
184,413
泰雅 80,305
排灣 88,608
布農 51,684
魯凱 11,937
卑南 11,934
6,746
賽夏 5,918
雅美(達悟) 63,763
693
噶瑪蘭 1,226
太魯閣 25,987
撒奇萊雅 549
賽德克 6682
尚未申請 25,387
總計 505,742
資料來源:原民會行政網(99年2月統計)、原民會生活網(原住民簡介)、原住民電視台網站。 說明:*撒奇萊雅族人口數據來源為原民會生活網(原住民簡介); **賽德克族人口數據來源為原住民電視台網站。

1. 阿美族( Amis ),根據日本學者馬淵東一和土田滋的分類,阿美有五個方言群: (1) Sakizaya 、 (2) 北部方言(南勢群)、 (3) Tavalong-Vata'an (馬太鞍)、 (4) 中部方言(海岸群和秀姑巒群)、 (5) 南部方言(卑南群和恆春群)。
阿美族分布在台灣的東海岸一帶,包括花蓮、台東、屏東三縣的縱谷平原;而近年有不少阿美族人到台北縣市工作,成為都市原住民的一群。

2. 泰雅語群:分做泰雅語( Atayal )和賽德克語( Sediq )。
(1) 泰雅語:又分做賽考利克( Squliq )和澤敖利( Ts'ole' )兩個方言群,前者各方言的差別很小,多分布在泰雅的中間地帶,遷徙歷史較短,後者的方言差別則相當大,又因分布在邊緣地帶,推測遷徙的時間應該屬於早期。以行政區做為劃分,泰雅語族主要北起烏來鄉,南至南投縣的仁愛鄉等。
(2) 賽德克語:三個方言群有都克達雅 Tkdaya (或稱巴蘭 Paran )、多達 Toda 和太魯閣 Taruku 。這個語族主要居住於台灣中北部的山區,包括了南投縣仁愛鄉的六個部落和花蓮縣的秀林、萬榮、卓溪三個鄉。

3. 排灣( Paiwan ),可分做兩個方言群:東南支和西北支,在溝通上沒有多大問題;而分布地點是在屏東、台東兩縣的金峰、達仁鄉山區。

4. 布農( Bunun ),現存五個方言: (1) 北部的 Takituduh (卓社群)和 (2) Takibakha (卡社群)兩方言, (3) 中部的 Takbanuaz (巒社群)和 (4)Takivatan (丹社群)兩方言, (5) 南部的 Isbukun (郡社群),以南部的方言被使用的最廣泛,跟其他方言也較不同、變化較大。
布農族主要分布在南投縣信義鄉,卓社群的方言在靠北邊的仁愛鄉;台灣南端的高雄、屏東多是郡社群的方言,東部的花蓮、台東有部分則屬於中部方言。

5. 魯凱語群( Rukai ):有兩大支群,霧臺支群(舊稱隘寮群),其中又分霧臺( Budai )、大武( Labuan )-以上兩方言分部在屏東縣霧臺鄉、大南( Taromak )-在台東縣卑南鄉;下三社支群(舊稱濁口群),包括了茂林( Maga )、多納( Tona )和萬山( Mantauran )-在高雄縣茂林鄉。

6. 卑南( Puyuma ):有主要兩方言,一是南王方言,另一個則是卑南鄉各村的方言。卑南族主要分布在台東縣台東市的南王里、寶桑里及卑南各村(大南村除外)。

7. 鄒語群( Tsou ):分成北鄒(即鄒語)和南鄒兩部分,但兩者的差別相當大,以至於南鄒是否該納入鄒語群內,仍有學者有不同意見。
(1) 鄒語:有四個方言,達邦、特富野、久美和 Iimucu ,而 Iimucu 早已消失。主要方布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七個村子,而在南投縣信義鄉望美村使用的則是久美方言。
(2) 卡那卡那富:分布於高雄縣三民鄉民權、民生兩村,當中又以民生村保存的較完整。
(3) 沙阿魯阿:沙語分布在高雄縣桃源鄉桃源、高中兩村,村民平日多使用布農語或台語。

8. 賽夏( Saisiyat ):有兩個方言,一是以大隘為中心的北部方言,另一個是以東河為中心的南部方言;賽夏族人日常多使用泰雅語或客家話,自己母語的使用頻率遠不及那兩種語言。
分成北賽夏,在新竹縣五峰鄉的大隘村和花園村、北埔鄉的內坪村和大坪;還有南賽夏,在苗栗縣南庄鄉的東河、蓬萊、南江、西村和獅山等五村,與獅潭鄉的百壽村。

9. 達悟族 ( tao ):又稱雅美族,屬於菲律賓北部巴丹語群的語言,與台灣本島上的語言都離的很遠。主要分布在蘭嶼,而蘭嶼島上有六個部落,分別是紅頭、漁人、椰油、朗島、野銀和東清。

10. 邵族( Thao ):邵族主要分布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的卜吉社和大坪林,而目前邵族人的使用語言多為閩南語;從音變規律和共同詞彙來看,邵語和西部四種平埔族語較接近。

 

11. 噶瑪蘭族: 噶瑪蘭族是蘭陽平原已知最早的原住民,因為故地遭漢人佔據而向花蓮移民,大約是在一八三0到一八四0年之間,主角以冬山鄉加禮苑社人為首,南遷到北埔建立加禮苑社,一部份遷居南澳,直到一八七八年,加禮苑社噶瑪蘭人因不滿漢人再度入侵花蓮,聯合當地薩基拉雅人發動加禮苑抗清事件,事敗後遠逃至東海岸與阿美族隔鄰而居。目前族人居住地大多集中在花蓮、台東兩縣,其餘分布在台北縣、台北市、宜蘭縣、屏東縣、高雄縣、高雄市、彰化縣、台南市、台中縣、桃園縣市、新竹市等。

12. 太魯閣族:太魯閣族群清朝居於南投縣仁愛鄉靜觀一帶,及花蓮縣秀林鄉之山區,目前住於南投縣者,分佈於仁愛鄉之松林、盧山、靜觀;在花蓮縣者,除分佈於秀林、萬榮兩鄉外,尚有一部分住於卓溪鄉立山村,及吉安鄉慶豐,南華與福興等三村。

13. 撒奇萊雅族:聚落主要分佈於台灣東部,大致在今日的花蓮縣境內。在19世紀中葉以前,分佈的地區並不超出花蓮平原,隨著加禮宛事件的戰敗,平地人大量進入花蓮平原,加上日本時代為逃避勞役以及水災因素,撒奇萊雅族除了在平原上的小範圍遷徙外,同時也開始向平原以外的地方作大範圍的遷移。目前撒奇萊雅族比較集中或是所建立的部落有北埔(Hupo')、美崙(Pazik)、德興(Sakor)、主佈(Cupo'、Kasyusyuan)、月眉('Apalu)、山興(Cirakayan)、水璉(Ciwidian)、磯崎(Karuruan)、馬立雲(Maibor)等,其餘人口散居於其他阿美族聚落。

14. 賽德克族:集中分布在南投縣仁愛鄉,以濁水溪上游一帶為腹地並建立七個村十二部落。據說四、五百年以前,賽德克族就已經在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群落;因為部落分散,交通不便,各社群社會封閉,所以形成各部落的文化習俗,並且發展獨特的語言。而由於語言的差異、賽德克族分出三種語系,而且以濁水溪及其支流建立許多群落。

( 以上資料摘錄自國立編譯館 《台灣原住民文化基本教材》、邵族網及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網站、仁愛鄉部落資訊網站)